【環(huán)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呂鵬 劉晨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張倍鑫】日本7月初對韓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所引發(fā)的兩國對抗,正從歷史問題和領土紛爭向經濟,、外交、安保和民間交流全面擴散,。過去這些年,,即便是保守政治勢力在韓國執(zhí)政,,日韓關系也常生風波,但像這次這樣愈演愈烈還是讓人頗感意外,??陀^來說,這是日韓之間一系列老問題與新矛盾疊加所致,,更是屬于進步勢力的文在寅上臺以來與日本沖突的總爆發(fā),。對韓國現政府來說,它要糾正前政府一些不合民意的對日政策,,對日本來說,,韓國的做法卻在不斷觸碰其底線。有專家表示,,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日本通過經濟政策“武器化”試探并重新定義韓國在其對外關系中的地位。
“老問題”遇到“新矛盾”
“日本已經邁過本來是不可逾越的底線”,8月3日,,針對日本將韓國開除出“白名單”的決定,,韓國總理李洛淵在臨時內閣會議上強硬地表示,。當天,,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國際藝術節(jié)上,“慰安婦”少女像展出被叫停,?!叭枕n對立將長期化”,日本《每日新聞》4日以此為題進行了一個趨勢性報道,。
為免落人口實,,此前日本給出的對韓貿易限制理由是“出于國家安全考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日本這么做的直接導火索是2018年的韓國勞工索賠案,。勞工問題是日韓間的一段歷史積怨。去年10月,,韓國最高法院裁定4名戰(zhàn)時被強迫勞動的民眾可向日本企業(yè)索賠,。這項判決震驚日本,成為兩國關系惡化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因為類似的勞工索賠案,,目前在韓國有14起正在訴訟審理之中,大約涉及日本80多家企業(yè),。如果這個案例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日本的經濟以及國際形象帶來重大打擊,。
為此,日本施加外交壓力,,要求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干預判決,,還威脅撤回大使。在去年11月的東盟峰會上,,日本甚至高調地向各參與國代表派發(fā)批判韓國的宣傳單,,標題為《事實是什么》。韓國則在同月宣布解散根據日韓2015年“慰安婦”協(xié)議成立的基金會,,令日本政府再度受到刺激——要知道,,韓日因歷史問題發(fā)生摩擦,“慰安婦”一向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接著,,韓國大邱地方法院今年1月作出裁定,查封相關日企在韓資產,。
眼看著舊問題沒有解決,,新問題又出現,安倍政府感到與其不停地應對新問題,,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安倍晉三一方面表示對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失望”,,另一方面在6月底G20大阪峰會剛結束便祭出“經濟制裁”的撒手锏,。
據日媒報道,在7月份一個關于參議院選舉的討論會上,,安倍說:“(韓國)連國家與國家間的成約都不遵守,,(我們)當然會因此認為它不會好好遵守貿易規(guī)則?!边@里的“成約”,,可以理解為日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的協(xié)議,也可以理解為1965年日韓邦交正?;瘯r達成的協(xié)議——韓日之間每次出現“慰安婦”和勞工賠償問題,,日本政府就搬出這個協(xié)議。
無論是歷史問題與經濟相撞燃起貿易戰(zhàn)火,,還是歷史問題與藝術展出相撞點燃價值觀大戰(zhàn),,這應該算是日韓“老問題”遇到“新矛盾”。南京大學華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蔣豐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韓關系破裂,,看起來是源于歷史認識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實際上與歷史賠償問題緊密相連,。過去,,韓國追究“慰安婦”問題,,日本嘗試用政府出錢、組建財團進行解決,,但效果并不好,。
“清算積弊”與“違背承諾”
日韓雖同為美國盟友,但歷史矛盾遺產極為復雜,。李明博政府和樸槿惠政府時期,,日韓關系相對較好,且在2015年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xié)議,。2017年5月,,文在寅率領的左翼政黨執(zhí)政后,多次強調要將歷史問題和韓日合作問題分開對待的“雙軌政策”,,徹底扭轉前任政策,。隨著他清算“前政權積弊”的政策展開,韓日之間的矛盾很快爆發(fā),。
2017年底,,韓國外長康京和直屬的工作小組發(fā)表長篇調查報告,證實樸槿惠政府與日方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的協(xié)議另有隱情,,存在非公開內容,。該報告發(fā)布不到兩小時,日本即以正式且沉重的“外務大臣談話”形式提出強烈抗議,。但這沒影響文在寅總統(tǒng)約一周后向“慰安婦”受害老人道歉,。
在勞工問題上,早在2017年8月,,即上臺剛3個月,,文在寅就公開表示,,盡管該問題已經通過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xié)定》做了國家之間的解決,,但不應妨礙個人索賠的權利。這番話給原有的日韓幾大問題——獨島(日本稱竹島)爭端問題,、在日韓國人遭受原子彈爆炸損害賠償問題,、“慰安婦”賠償問題等增加了新內容。原日本《朝日新聞》駐首爾記者牧野愛博在今年6月出版的《現場報道,,“斷絕”的日韓》一書中稱,,文在寅這番話,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司法判決,。
如前所述,,在韓國法院判決后,韓日關系進入全面緊張,,甚至對峙階段,。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員盧昊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總結說,,文在寅政府要求日方正視韓方的正當歷史訴求,反被日方指責“違背承諾”,。歷史糾葛延伸到領土,、安全乃至經貿領域,導致兩國從精英到民間對立,、厭惡情緒顯著增加,。
這種情緒在軍事領域也有體現。2018年12月20日,,日本自衛(wèi)隊P-1巡邏機在日本海發(fā)現了韓國海軍艦艇時,,被對方用只有執(zhí)行射擊任務時才使用的火控雷達照射。2019年1月23日,,日本P-3巡邏機飛至距韓國海軍“大祚榮”艦540米處盤旋了30分鐘,。據統(tǒng)計,日本巡邏機在6天內進行了3次同樣的危險挑釁,。這是只有敵對國家之間才會出現的危險情況,。另據韓聯(lián)社報道,消息人士8月4日透露稱,,韓國考慮月內進行獨島防御演習,。因顧及韓日關系,韓國此前對演習時間考慮再三,,但現在認為不應再推遲,。
必須說明的是,在歷史和領土爭端問題上,,韓國社會對日本的憤怒一直沒有消除,,無論進步還是保守勢力掌權,都無法做出重大讓步,,韓日關系反而因此經歷波折,。2008年2月,屬于保守勢力的李明博當選韓國總統(tǒng),,出生于日本大阪的他多次表示要與日本建立一種“成熟的關系”,。但2012年8月,李明博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登上獨島的總統(tǒng),。
2013年,,同屬保守勢力的樸槿惠就任韓國總統(tǒng)。一開始,,樸槿惠在“慰安婦”問題上頗為強硬,,并將歷史認識問題與韓日領導人會晤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致她的整個任期,韓日領導人都沒有進行互訪,。但在美國主導下,,2015年12月,日韓簽署協(xié)議,,同意“最終和不可逆轉地”解決“慰安婦”問題,。
日韓關系惡化有底線嗎?
有分析認為,,韓國政府在此次與日本交惡事件中至少有三點誤判:首先是沒想到日本真的會發(fā)動經濟戰(zhàn),。雖然日方此前多次警告,但韓國政府和學界大多視作耳旁風;第二是沒想到日本會強硬到底,。一開始韓國有很多聲音認為,,安倍制裁韓國是出于國內選舉需要,選后就會松動;第三是過高估計美國可能介入的程度,。韓國派了多名重量級高官赴美游說,,白宮和國會雖然口頭表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一直“動口不動手”,。
在延邊大學科技學院教授李虎男看來,,文在寅政府和韓國媒體都不太了解當下日本經濟和外交政策的變化,導致出現誤讀,。其實,,日本早在去年底就開始警告韓國出口管制問題,這與日本才結束的參議院選舉無關,,更不是貿易摩擦的原因,。
至于美國,一向不愿過多卷入韓日歷史紛爭,。美國曾做過調停人,,多是暫時壓制二者的矛盾,比如2014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協(xié)助安排安倍晉三和樸槿惠進行會談,。而美國現政府更無意幫韓國,這從7月下旬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訪韓,,拿出主要時間在駐韓美軍費用分擔方面“敲竹杠”可以看出,。
“考慮到美國因素及地緣環(huán)境,日韓關系的惡化有底線”,。盧昊說,現階段美國的關注點并不在日韓關系本身,,從大的趨勢看,,特朗普政府正在重新評估和摸索同盟關系的“新存在方式”,使其更符合美國利益,。日韓方面,,部分國會議員,、官員和社會人士在“水面下”也有協(xié)調,努力維系并試圖扭轉兩國關系惡化的趨勢,。
此外,,有分析認為,日本強硬對待韓國,,也與其在半島問題上被“排擠”有關,。文在寅上臺后,努力推行對朝和解政策,,積極扮演朝美“中間人”的角色,,而朝美也突破性地實現首腦會談,6月30日朝美韓還在板門店進行了三方會晤,。與此同時,,中朝之間互動不斷,朝俄領導人舉行了峰會,。唯獨日本被晾在一邊,。
“即使未來日韓兩國能夠及時舉行首腦會談,日韓關系也肯定會與過去根本不同,。日本明顯已經開始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來思考維系日韓雙邊關系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李虎男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將韓國從“白色清單”中排除意味著日本正在重新調整和定義其經濟和外交政策,,特別是加強與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外交關系,而對韓關系的地位在逐漸下降,。
有觀點認為,,未來韓國經濟“脫日本化”必然會加速進行,鑒于雙方矛盾問題的敏感性,,韓日可能陷入長時間對立,,動搖韓美日軍事同盟的基礎——《軍事情報保護協(xié)定》也不是不可能。日韓原定8月24日為該協(xié)定續(xù)期,。而在8月15日這個重要紀念日,,韓日會做什么也非常值得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