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齊聚新鄭參加拜祖大典(資料圖)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肖肖
近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提出,要把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為國祭,,緊接著,,西安市副市長一篇《對黃帝的國家祭典到底應該在哪里?》的文章,,對于拜祭地點提出了疑問,。雖說可以各自拜祭,但國祭的地點只能有一個,,如果拜祭黃帝上升為國祭,,陜西黃帝陵和河南新鄭黃帝故里,誰更有機會入選,?
【專家】
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上升為國祭“實至名歸”
據《光明日報》9月7日報道,,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和河南省政協(xié)聯(lián)合主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與國家文化建設”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在發(fā)言中稱,,“歷代對黃帝對先祖是‘拜廟不拜陵’。特別是進入周代以后,,先祖拜祭都是在宗廟中進行,。”
他提出了三個國家級拜祭:一是拜祭黃帝,,二是拜祭孔子,,三是拜祭先烈。在他看來,,我國缺乏整個民族文化公認的標記和符號,,有把拜祭黃帝上升為國家祭祀的必要性,。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李學勤也闡述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到國家主辦的理由,,他用八個字概括:實至名歸,、水到渠成。
李學勤說,,在新鄭黃帝故里舉辦的拜祖大典有充分的歷史支持,有文獻記載,、中國歷史傳統(tǒng),、民間傳說的支持。
另外,,規(guī)格較高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經做了十年,,有了足夠的組織經驗,具有重大政治和文化意義,。
【西安市副市長】
支持把拜祭上升為國祭
但不應該在河南
9月10日,,西安市副市長、西北大學原校長,、歷史學家方光華公開撰文,,支持把拜祭黃帝上升為國家級拜祭,但對把地點放在新鄭黃帝故里很詫異,。
方光華在文中通過兩個方面對許嘉璐的觀點進行了質疑,。首先,歷代對黃帝陵寢真是不拜祭的嗎,?就歷史記載來看,,歷代對黃帝陵寢是拜祭的。
其次,,對黃帝的廟祭是在河南新鄭嗎,?方光華在文中還提及,在歷史文獻中找不到河南新鄭曾經有黃帝宗廟的確切證據,。從明到清,,只發(fā)現(xiàn)中央政府在中央首府帝王廟和陜西黃帝陵對黃帝舉行國家祭奠的記載,沒有發(fā)現(xiàn)中央政府到新鄭另外設立一個黃帝廟舉行國家祭奠的做法,。
方光華認為,,其實“整個民族文化公認的標記和符號”早就有了。自辛亥革命起,,祭黃帝陵就已經是中華民族已有的,、公認的標記和符號,如今對它棄之不顧,,“在新鄭黃帝故里另造一個,,令人失望,。”
【網友】
該到哪里拜祭
爭論從未停過
從2006年,,河南開始大規(guī)模舉辦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開始,,兩地的網友關于“該到哪里拜祭”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如今,,西安市副市長親自出馬,,讓原本已經平靜下來,默認了“各自拜祭”的輿論,,再次沸騰了,。幾個小時內,各大門戶網站評論已上萬條,。
@龍劍:古人祭廟不祭陵乃無奈之舉,,交通不便而已,現(xiàn)代不存在這個問題,,我贊同在河南祭拜,。
@豐諍客:黃帝陵祭祖從來如此,什么時候新鄭也來湊熱鬧了,?
@覺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放眼世界都是炎黃子孫,一脈相承,,何必僅僅計較在哪拜祭,?
有網友說,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舉辦十年來,,河南的黃帝文化更是與河南的姓氏文化相融合,,掀起了臺灣島內以及海外華人到河南尋根問祖的熱潮,“河南確實發(fā)揚了黃帝文化,?!?/p>
【聲音】
不存在兩地之爭
應該由國家決定
河南方面專門回應過,認為“拜祖”和“祭祖”有明顯區(qū)別,,“既可選擇到黃帝出生地河南新鄭,,也可選擇到黃帝墓葬地陜西黃陵?!?/p>
黃帝故里拜祖是在軒轅黃帝的出生日,,這是一個非常喜慶的活動。黃帝陵祭祖,,按照中華民族傳統(tǒng)習慣,,清明節(jié)都要掃墓、祭祖。
對于網友的“嘴仗”,,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新斌認為,,這其實不能算是兩地之爭,因為“河南的學者從來沒有說非此即彼”,。
張新斌說,,“很長時間以來,長安和洛陽一直是兩個文化中心,。相比較而言,,河南的早期文化優(yōu)勢比較明顯,特別是在夏商時代,,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河南自上世紀90年代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尤其是2006年以來,,國內外影響越來越大,規(guī)格越來越高,,這種優(yōu)勢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我們應該有這種文化優(yōu)勢和自信?!?/p>
“最終在哪里拜祭,,肯定是國家的決定。當然,,我們很期望能在河南拜祭,。我們這么多年的學術基礎、考古工作的成果,,還有河南把拜祖大典整個禮儀上升到國家非遺層面,,這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希望能夠把這歷史使命承載下來,?!睆埿卤笳f。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