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了66年的國旗,每年十一吳雪莉都會掛在門口 河大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藍(lán)眼睛,,高鼻梁,,一副標(biāo)準(zhǔn)的老外模樣,卻能說一口地道的開封話,。
21歲來中國,,轉(zhuǎn)眼已生活了69年,別人稱她外教,,她說自己是中國人,。
她是全國“十大功勛外教”、河南大學(xué)終身名譽教授吳雪莉,,來自美國,。
1949年9月30日,她買了一面五星紅旗,,66年來,,每年國慶節(jié)她都會把這面紅旗掛在家門口,如今這面五星紅旗又一次在開封的一個小巷子飄揚,。
一面五星紅旗
她掛了66年
每年國慶節(jié)前夕,,吳雪莉都會小心翼翼地從柜子中取出一面五星紅旗,,把它掛在自己家門口。
如今90歲高齡的她,,第66次掛起了這面國旗,,“這面國旗一直跟著我,都六十多年了,,每年國慶我都要把它掛上,。”這面在1949年9月30日購買的國旗,,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每個國慶日,,都會飄揚在吳雪莉的家門口。
“后來日子好了,,孩子們見院里別人家掛的國旗都是綢子的,,鮮艷又好看,要買個新的,。我一直不舍得換,,我就掛這面,它見證了我在中國的成長,?!眳茄├蛘f。
周總理特批
讓她加入中國國籍
1938年,,13歲的雪莉·伍德在斯諾的《西行漫記》中初窺中國這個神秘的東方世界,,從此便與之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1946年,,21歲的她來到中國,,成了一名中國媳婦。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二年,,丈夫黃元波來到河南開封主持籌建生物制藥廠工作,,吳雪莉一家落腳開封。
1957年,,雪莉在河南大學(xué)當(dāng)了英文外教,,開啟了她半個多世紀(jì)的教學(xué)生涯。
1975年,,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示,雪莉加入中國國籍,,從此她有了自己的中國名字——吳雪莉,。
1962年,雪莉的母親——世界和平理事會委員道遜夫人來到了中國與女兒一家團聚,?!澳赣H很喜歡河大,喜歡這里樸實的學(xué)生與踏實的學(xué)風(fēng),。”幾年后,,道遜夫人也長眠于這座底蘊深厚的小城。
她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紅娘”
“我不是‘外教’,,我是中國人,?!泵看斡腥朔Q她為外教,吳雪莉就會用流利的開封話強調(diào),。
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吳雪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起經(jīng)歷了一段特殊的歲月,。
在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她靠瑞典老同學(xué)寄來的一些白面粉,,為孩子們做面包。
孩子們很喜歡吃面包,,鬧著讓同學(xué)再寄,她不同意:“我們要靠自己生活,,不能依賴別人,。寫信伸手向國外同學(xué)要食品,,對國家影響也不好,?!蹦菚r吳雪莉還沒有中國國籍,,但她卻處處替中國著想。
1975年,,加入中國國籍后,,吳雪莉非常欣喜,,終于可以“向不了解情況的外國人介紹自己的國家”了,。
從1979年開始,每隔幾年,,吳雪莉都會利用回鄉(xiāng)探親的機會介紹,、宣傳中國,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紅娘”,。
扎根中國69年
她習(xí)慣了這片土地
吳雪莉有6個孩子,。
1984年,,丈夫去世后,,她的五個子女先后移居美國,大兒子在河大退休后,,也移民到美國,。
很多人奇怪,,她為什么沒隨子女去美國安享晚年?
吳雪莉說,,自己就像樹扎下了根,,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片土壤,離不開中國了,。歲月積淀出情感,,吳雪莉積極參政議政,、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她多次當(dāng)選并連任河南省政協(xié)委員。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吳雪莉還在繼續(xù)著她與中國不解的情緣,,“紐約不是我的家,,我的母親,、我的丈夫都在這里去世,,我的事業(yè),、我的學(xué)生也在這里,我在這里生活得也很好,,我的家就在這里?!?/p>
“我愛這個偉大的國家,我愛這里的人民,,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吳雪莉?qū)χ袊母星楦腥玖撕芏嗳恕?/p>
河南大學(xué)黨委書記關(guān)愛和說:“她是河南大學(xué)的一面精神旗幟,,是一代代‘鐵塔牌’學(xué)子心中的精神象征,?!?0歲,,在中國生活了69年,吳雪莉在這片黃土地上締結(jié)了一段曠世情緣,。
來源:大河網(wǎng)-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