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司機(jī),全年無假期,三百六十五,,跑東又跑西,;出租車司機(jī),周一到周七,,凌晨到深夜,沒空吃東西;出租車司機(jī),,收入實在低,九成份和氣,,手里剩個一,。”
你以為所有出租車師傅,都如這首打油詩般苦逼嗎,?非也,。處在這利益鏈條的不同階段,,有的人吃香喝辣,有的人起早貪黑,?!鯑|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
【買車外包】買兩輛車租出去 甩手掌柜月入萬元
老陳的經(jīng)歷很難被復(fù)制。上世紀(jì)90年代初,,他和妻子來到鄭州開出租車,,“那時一輛黃面的6萬多,一個月工資才不過百十塊錢”,。老陳說,,他和妻子沒錢買,“包”了親戚的車,,白天晚上替換著開,。
2003年非典肆虐,出租車連車帶牌四五萬元都少有人問津,。老陳和妻子一咬牙,,花10萬元買了兩輛出租車。非典過后,,出租車市場生意節(jié)節(jié)攀高?,F(xiàn)在老陳和妻子不親自跑出租已經(jīng)快5年了。老陳說,,2011年一輛車包租價5000元,,除去保險、營運(yùn),、修車等費(fèi)用,,一個月就入賬近萬元。“現(xiàn)在情況差了一點,,從2014年下半年,,費(fèi)用就低了。”老陳說,,2013年兩輛車包租價一個5500元,、一個6000元,現(xiàn)在統(tǒng)一都是每月4500元,。盡管市場價格在變,,但有“兩張王牌”在手,還算是穩(wěn)健的投資,,吃喝不愁吧,。而以老陳為代表的“掌柜”,在鄭州有不少。他們大多為都市村莊的村民,,還有一些下崗職工,,如今他們大多數(shù)已經(jīng)不再開車,而是將車輛租給他人,,每月收取車租,。
【合伙買車】買輛出租自己開 起早貪黑盼趕緊回本
鄭州第三代的哥趙勇,只用4年時間就走完了從包車到買車的路,。
2011年,,趙勇在鄭州開起出租車,以每天150元的價錢小包白班,,“每天掙個三四百很輕松,。”趙勇說。2011年下半年,,摸著道的趙勇,,覺得“小包”掙錢少,就“大包”了一輛車,,然后又以每晚110元的價格小包給別人,,自己還是跑白班。“小包是我給別人開車,,大包是別人幫我開車。”趙勇說,,大包比小包多掙一點,,但操心也多了。“大包”干了兩年,,促使他做出買車打算的,,是因為辛苦一年沒掙錢。“一年加上夜班拉了16萬,,交班費(fèi)9.75萬,,加氣、房租等算下來就剩個1萬多的生活費(fèi),。”趙勇就在2015年初與朋友合伙,,各出33萬買了一輛出租車。他開白班,,朋友做夜班,。“一個月就按掙5000來算,至少也得五六年才能回本,。”趙勇說,,出租車報廢年限8年,“現(xiàn)在出租車價低,一賣就賠,,也不去想啥時候回本了,,就天天這么起早貪黑拉活吧。”
【包車司機(jī)】只求多拉快跑 剛?cè)胄幸呀?jīng)想好“退路”
有倆錢掙著,,有小酒喝著,,如果要求不高,這日子也美滋滋的可以,。27歲的鑫哥就是這“美滋滋”中的一員,。在他看來,每天跑車,,不用養(yǎng)家糊口,,的確得勁,但不是長久之計,。
鑫哥去年4月份來鄭州,,以每月6000元的價格大包一輛出租車,他跑夜班,,另一合伙人跑白班,,“去年每天交150元,現(xiàn)在生意不好了,,每天交130元”,。“晚上跑車也就拉個300元,每月500元保險,,220元交給公司,,再算上維修費(fèi)用等,一個月得出去8000元左右,,落到手里的不過三四千元,。”鑫哥說,出租車比較貴,,他不打算買車,,等包車兩年合約期滿,便改行做別的,。而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鄭州目前的出租車司機(jī),約七成都是給趙勇和老陳這樣的車主打工,,他們多是外地來鄭工作的,,對這個城市沒有歸屬感,只求掙夠了車租錢后,,再多存一些錢下來,。所以,在駕駛過程中,更追求的是掙多少錢,,對服務(wù),、車況等要求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