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正月祖國各地瑞雪翩翩,紛紛揚揚裝點古老的都城,,在粉妝玉砌的冰雪世界里,,人們匆忙的腳步也慢了下來。春天的雪,,不似冬雪那般嚴酷寒冷,,已經含了少女般的溫情,細密如煙,,平和安靜,,仿佛要將一冬天的濁氣蕩滌干凈,迎接新年的希望,。
? ? ? ?雪霽初晴,,春回大地,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jié),,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沖毀冬的鐐銬,,但那最美最好的春,也許會在一夜間輝煌地來到,。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讓我們一同回味經典,,品讀名家筆下這飽含生機與希望的初春時景,。
? ? ? ?舒婷: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饒,,是因為它經過了最后的料峭
? ? ? ?辭冬迎春,,告別了嚴酷寒冷的冬天,,迎來了充滿希望的春天,。而在舒婷的筆下,初春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經歷了嚴冬的考驗,。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濃重的現實味道,。在無情的鐐銬與嚴酷的寒冬面前,,春即將到來,顯得那樣充滿希望,。
《初春》
舒婷
朋友,,是春天了
驅散憂愁,,揩去淚水
向著太陽微笑
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
沖毀冬的鐐銬
奔瀉著酩酊的芬芳
泛濫在平原、山坳
雖然還沒有鳥的歌瀑
飛濺起萬千銀珠
四散在霧蒙蒙的拂曉
滾動在黃昏的林蔭道
但等著吧
一旦驚雷起
烏云便倉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夢呵
也許在一夜間輝煌地來到
是還有寒意
還有霜似的煩惱
如果你側耳傾聽
五老峰上,,狂風還在呼嘯
戰(zhàn)栗的山谷呵
仿佛一起嚎啕
但已有幾朵小小的杜鵑
如吹不滅的火苗
使天地溫暖
連云兒也不再他飄
友人,,讓我們說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饒
是因為它經過了最后的料峭
? ? ? ?林語堂:我雖未見春之來臨,,我已知春到園中了
? ? ? ?四季更迭,,大概冬春之交是十分令人喜悅的了。寒冷漸漸消退,,希望重出人間,,大地孕育著生命,也即將破土而出,。林語堂《記春園瑣事》中,,在籬笆上,在屋檐下,,都能尋覓到春的蹤跡:
? ? ? ?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時候,及天目回來,,已是滿園春色了,。籬間階上,,有春的蹤影,,窗前檐下,有春的淑氣,,“桃含可憐紫,,柳發(fā)斷腸青”,樹上枝頭,,紅苞綠葉,,恍惚受過春的撫摩溫存,都在由涼冬驚醒起來,,教人幾乎認不得,。所以我雖未見春之來臨,我已知春到園中了,。幾顆玫瑰花上,,有一種蚜蟲,像嫩葉一樣青蔥,,都占滿了枝頭,,時時跳動。地下的蚯蚓,,也在翻攢園土,,滾出一堆一堆的小泥丘,。連一些已經砍落,截成一二尺長小段,,堆在墻角的楊樹枝,,由于雨后平空添出綠葉來,教人詫異?,F在恍惚又過數星期,,晴日時候,已可看見地上的葉影在陽光中波動,。
? ? ? ?魯迅:久經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 ? ? ?《風箏》是魯迅于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xiāng)早春二月時節(jié)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xiāng)愁:
? ? ? ?故鄉(xiāng)的風箏時節(jié),,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的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fā)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 ? ? ?張愛玲:春天帶著溫度,去融化冬天的路
? ? ? ?張愛玲在《春天里》對比了冬天和春天的不同,。冬天沉重而漫長,,但春天卻如此溫暖而歡樂。于是春天便多了“使命”——帶著溫度,,去融化冬天的路,。
? ? ? ?冬天使人匆匆,,而春天讓人放緩了腳步,,這或許是為什么冬天顯得那么長而春天總覺得那么短的原因吧。正因如此,,冬天回憶的東西又多又沉重,,反倒是春天里卻沒有多少美妙的回憶,。當春天再次走過冬天所行進的道路時,就多了一些原本沒有的感覺,,像是春天點亮了你心中的一盞燈似的,。冬天的路,感覺又煩心又漫長,,等車也是如此,,到了春天,你還沒好好呼吸一口溫暖的風,, 車就來了,,還沒看清楚車窗外的大字招牌, 目的地就到了,,總有些不盡興的感覺,,美好的感覺,都希望他能多停留一會兒,。春天帶著溫度,,去融化冬天的路,在春天走冬天走過的路,,思考的是冬天的冷,,而這些,無疑在春風下自然而然的就不重要了,。很多的創(chuàng)傷,,就是這樣突然好了起來,沒有明顯的征兆,。
? ? ? ?豐子愷:默察花柳的萌動,,靜觀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
? ? ? ?在《春》中,,豐子愷并未著墨記敘春的美好和絢爛,,反而寫出初春的乍暖還寒,春寒,、春困,、春愁,在尚未看到明確春意的時候,,心情也起起伏伏,。但在這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難將息的時候,,靜觀天地的回春卻是最愉快的:
? ? ? ?梅花帶雪開了,,說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實際上雨雪霏霏,,北風烈烈,,與嚴冬何異?所謂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縮地躲在房櫳內,,戰(zhàn)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罷了,!
? ? ?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實際而明確的。此外雖有春的美景,,但都隱約模糊,,要仔細探尋,才可依稀仿佛地見到,,這就是所謂“尋春”罷,?有的說“春在賣花聲里”,有的說“春在梨花”,,又有的說“紅杏枝頭春意鬧”,,但這種景象在我們這枯寂的鄉(xiāng)村里都不易見到。即使見到了,,肉眼也不易認識,。總之,,春所帶來的美,,少而隱;春所帶來的不快,,多而確,。詩人詞客似乎也承認這一點,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詩詞中的常談么,?不但現在如此,就是再過個把月,到了清明時節(jié),,也不見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極樂,。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將要“斷魂”呢。
? ? ? ?東洋人之樂,,乃在“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新春,,便是那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難將息的時候,。這時候實際生活上雖然并不舒服,,但默察花柳的萌動,靜觀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
? ? ? ?林斤瀾:仿佛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臂腿,,渾身關節(jié)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
? ? ? ?林斤瀾在《北國的春風》一文中寫道,,北方“春脖子短”,,仿佛冬天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墒亲屑氂^察,春天的到來還是如此“痛快”,,仿佛北方力大無窮的好漢,,“柳絲飄拂般的撫摸,細雨滋潤般的體貼,,又怎么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梁?又怎么踢打得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這種獨特的視角,,為北方的春天又添了一分粗獷之情:
? ? ?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東的山邊上,,曾數度“春脖子”,。背陰的巖下,積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沒有開化的意。是潭,、是溪,、是井臺還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碴……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粱,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撤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
? ? ? ?轟的一聲,,是哪里的河冰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間,,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仿佛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臂腿,渾身關節(jié)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
? ? ? ?麥苗在霜冰里返青了,,山桃在積雪里鼓苞了。清早,,著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荊條背簍,,背帶冰碴的羊糞,,繞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拋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
? ? ? ?張曉風:春天噗嗤的一聲,,將冷面笑成花面
? ? ? ?在張曉風《春之懷古》中,,春天如同溫柔含羞的女子,從冬天的“冷面孔”,,到春天噗嗤一笑,,將冷臉笑成了花面,藏了一個冬天的笑靨,,此時都在春陽里暖暖地綻放:
? ? ?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 ? ?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的,。
? ? ? ?遲子建: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
? ? ? ?在遲子建的筆下,,北國春天不是驟然而至的,而是靠自身頑強拼爭,,擺脫冰雪的桎梏,,一點點化開的。因而在作者心中,,北國的春天是“沉著果敢,、心無旁騖”的。
? ? ? ?我愛這遲來的春天,。因為這樣的春天不是依節(jié)氣而來的,,它是靠著自身頑強的拼爭,逐漸擺脫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溫暖,,苦熬出來的。也就是說,,極北的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它從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著果敢,,心無旁騖,直到把冰與雪,,安葬到泥土深處,,然后讓它們的精魂,又化做自己根芽萌發(fā)的雨露,。
? ? ? ?春天在一點一點化開的過程中,,一天天地羽翼豐滿起來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飛的時候,,解凍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來源:文藝星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