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初從內(nèi)地來到新疆哈密探親,至今已經(jīng)居住了一個月,,趕上天氣晴好,、時間充裕,我就會出門游覽周邊的景點。哈密以瓜果聞名,,城市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很重要,她位于古絲綢之路上,,是入疆的第一個大城市,,很多驢友會把哈密當(dāng)作一個前往羅布泊等著名景點的中轉(zhuǎn)站,對其不會過多留意,,對其的介紹都很簡略,,以至于個別游記中關(guān)于哈密市景點的介紹都是張冠李戴、錯漏百出的,。
下面就讓我這個生在新疆長在內(nèi)地的半拉新疆人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哈密市區(qū)的一些旅游景區(qū),,雖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只要我去過的地方一定會配合我親自拍攝的多幅圖片加以詳盡介紹,。
1,、【蓋斯墓】。蓋斯墓算是哈密比較著名的一個景點,,可以免費參觀,。蓋斯是伊斯蘭宗教史上很有名的一個傳教士,唐朝貞觀年間來中國傳教,,受到太宗皇帝接見,,在歸途中死于星星峽,葬于當(dāng)?shù)?。其墳?zāi)乖诿駠鴷r期被毀,,40年代,教眾將其遺骨遷往哈密安葬,,為其修建了一座綠琉璃頂?shù)墓鞍荩ㄒ嘧鞴氨?,信徒對伊斯蘭教先賢陵墓的尊稱)。雖然我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是這種為了信仰而獻身的精神是為我所敬重的,。所以,蓋斯墓成為我游覽的第一個去處,。
墓園正門,需要注意的是,,墓園整體是高于旁邊的馬路的,,從外面看到的白色圍墻其實是墓園的地基,進門之后要上幾節(jié)臺階,。至于為何會如此,,我猜測原本蓋斯墓所在的位置就是一個土坡,,地勢要高于周邊。后來隨著城市開發(fā),,修建公路時將周邊挖平了,,并且給墓園地基加上了圍墻,因此才會形成現(xiàn)在這樣整個墓園高懸于馬路上方的樣子,。
臺階上面是一個狹長的林蔭小路,,直通拱拜,遠處的那個木門就是拱拜的門了。
拱拜的正門。我去的時候適逢下午,,不知道是不是時機不對,,這里靜悄悄的,,見不到其他人。門也鎖著,,因此沒能進入?yún)⒂^,,只在外面轉(zhuǎn)了幾圈,。
簡介。
外面的回廊,。
拱拜整體外觀,,下方上圓,,綠色琉璃瓦覆頂,,因而得名“綠拱拜”,。拱拜的正面被林蔭路擋著,,因此這張整體外觀圖是從其背后拍攝的。
2,、【回王墓】,。回王墓是哈密另一個著名的景點,,這里是歷代哈密王爺?shù)哪乖崛?,墓園面積不大,大小拱拜緊挨著,,門票40元,,因為園子不大可供參觀的地方不多,而且里面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因維修關(guān)閉,感覺票價略微貴了些,。需要提示的是:所謂回王陵,、回王墳就是回王墓的別稱,,而回王府則是另外一個景區(qū),,緊挨著回王墓,,但是據(jù)說里面都是現(xiàn)代的人造景觀,,不是古跡,因此我沒有去,。
另外,作為古代新疆的統(tǒng)治者,,回王是維吾爾族人,,并不是回族人,。中華民國時期講“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其中的“回”指的就是維吾爾族,,回族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才由政府承認(rèn)確立為單一民族的。古代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都統(tǒng)稱為回,,古代新疆也被稱為回疆。
回王墓入口,,旁邊就是馬路。
這是七世回王墓,也就是大拱拜,。里面安放著七世和八世回王的遺骨,是典型的伊斯蘭教風(fēng)格建筑,。
這兩座就是小拱拜了,,都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與傳統(tǒng)的伊斯蘭建筑明顯不同,非常有特色,。左邊的八角頂式拱拜是九世回王墓,,八角頂顯然是吸收了漢族建筑的特點,右邊的圓頂拱拜是臺吉陵(臺吉是清朝的一種爵位,,最早應(yīng)當(dāng)是蒙古語對太子的音譯),這圓頂有蒙古盔式建筑的特點,。前面露天擺放的是六世回王墓。原本這種小拱拜有五座,,如今只剩這兩座了?,F(xiàn)在看到的小拱拜是幾年前修繕過的,所以外觀很新,,原本的樣子就跟蓋斯墓一樣,,很有歷史滄桑感。這兩座小拱拜是多名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大小拱拜都是開放的,,可入內(nèi)參觀,,不過我就不公布照片了。
這座就是艾提尕爾大清真寺了,,但是現(xiàn)在被圍擋起來了,不開放,,因此無法進入一睹真容,。
在小拱拜后面有一個小院子,,里面是早期回王以及近現(xiàn)代墓葬,。這種墓葬是維吾爾族常見的墓葬形式。
院子里還有一座哈密王歷史陳列館,,里面講述的是歷代哈密王的簡介以及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作出的貢獻。
陳列館里有一個仿古的王座,,游客可以坐上去拍照留念,還可以換上維吾爾族的服裝,,當(dāng)然是收費的,,價格倒是不高,拍照2元,,換服裝5元,。不過本人在這里觀的時候正值中午,保安去休息了,,除了我自己也沒有別的游客,,因此我享受了一把免費自拍,呵呵,,當(dāng)然是按規(guī)矩脫了鞋上去的,。
3、【木卡姆傳承中心】和【博物館】,。之所以把這兩處景點放在一起介紹,,是因為他倆本來就緊挨著,另外,,我曾經(jīng)見到別的游記里在介紹回王墓的時候,,居然附著這兩座建筑的圖片,不知情的朋友會誤以為這里是回王墓,。不知道作者是行程太忙搞混了,,還是根本沒有去過想當(dāng)然的扒了幅圖片來充數(shù),。
木卡姆傳承中心,。木卡姆是維吾爾族音樂的典型和規(guī)范,是維吾爾族文化的精髓,。木卡姆傳承中心門票15元,,因行程較緊,我沒有入內(nèi)參觀,。
博物館。我去的當(dāng)天,,博物館正在搞一個奇石展,。整個廣場上都是各種玉石、瑪瑙,、奇石的展售攤位,,非常熱鬧。
以上介紹的回王墓,、木卡姆中心,、博物館都在同一片區(qū)域,就隔著馬路而已,,公交車3,、10、14路可到,,如果乘坐14路前往的話,,還能路過蓋斯墓。
4,、其他景點及城市風(fēng)光,。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其他的幾個景點以及哈密市的街景。
1)【陜西大寺】,。哈密陜西大寺是一座回族清真寺廟,,其建筑風(fēng)格與維吾爾族的清真寺迥異,雕梁畫棟,,重檐飛角,,猛看上去完全是一座漢族風(fēng)格的建筑。但是仔細一看就明白了,,跟漢族寺廟建筑有很多不同,。
屋脊上立著的不是神獸,,似乎是花卉。
塔頂上的新月表明了其是伊斯蘭宗教場所,。
陜西大寺是宗教活動場所,,因為我不是信徒,是不能隨便進去的,。所以只能在外面看看,。
2)二堡(pu)棗園。有親戚在二堡鄉(xiāng)承包了一片棗園,,我去住了兩天,,感受了一把田園風(fēng)光。
棗樹,。
六月初正是棗樹開花的時候,,站在棗園里能聞到很濃的花香,。
葡萄架,。
3)戈壁和城市,。
這里是坐落在戈壁上的土葬場,,一片荒蕪,,見不到一棵樹。城市在地平線的盡頭,。
除了星星點點的野草,戈壁灘上只有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石頭,,經(jīng)年累月被強烈的陽光曬得黢黑,。千萬不要以為戈壁灘是一片死寂,這里到了雨季甚至?xí)泻樗鬟^,。而且我還有幸親眼見到野生黃羊跑過,。
一旦進入城市,,景致立刻不同,。綠樹成蔭。
碧波蕩漾,。
天空湛藍,高樓林立,。
即便到了夜晚,也是燈火闌珊,,車流不息
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哈密市區(qū)景點指示圖。
總結(jié):百聞不如一見,,唯有來到這里,,親身體會,才能領(lǐng)略新疆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