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造成了生命威脅,,也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威脅。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lián)合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與北京心理學會,,邀請了國內(nèi)30余位心理學家,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可能出現(xiàn)的諸多心理問題,,給出了專業(yè)的心理干預建議和答疑解惑,,助力在不同戰(zhàn)線抗擊疫情的每個我們,積極應對,,用“心”戰(zhàn)“疫”,。
對疫情的恐懼感很強,有時候會壓抑到難以呼吸,該給出什么建議,?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fā)期間,,不論是電視廣播、新媒體,,還是日常生活嘮家常,,都充斥著疫情相關的大量信息,所以產(chǎn)生恐懼感是非常正常的,,只是恐懼情緒過強,,就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有的時候人們還會因為極度恐懼而感到呼吸困難,。因此,,積極采取適當措施,安撫自己和家人的恐慌情緒是非常必要的,。疫情期間我們給出“7個心”的建議,,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間能夠平穩(wěn)生活、積極應對,。
一,、留心科學信息
客觀、全面地收集相關信息,,在正確信息指引下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面對大量涌現(xiàn)的信息,需要保持頭腦的清醒,,相信主流媒體權威解讀,切忌隨便聽信未經(jīng)證實的信息,。留心和關注專家學者們提供的防范措施和建議,,明確當下應如何應對。這樣就可以通過整合客觀,、科學,、權威的信息來增加已知感,,減少恐懼感。
二,、用心正確應對
對于媒體和專家學者給出的應對策略要用心實踐,。用心踐行預防疾病和充實生活的措施。通過采取恰當正確的防護措施來增加踏實感,,減少恐懼感,。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科學防護方式,,用心在各方面都做到,。
三、寬心愉快生活
正確看待在家隔離和假期延長,,理解隔離的必要性,,盡力保持平和穩(wěn)定,寬心生活,。利用假期時間增進與家人們的交流,,通過互相關心和鼓勵來增加親密度,減少恐懼感,。
四,、增強未來信心
客觀地評估事態(tài),用以往成功的經(jīng)驗激勵自己堅定信心,。如當年SARS一樣,,危機解除需要時間,如今全世界的科學家們跨國合作,、共享成果,,有這樣積極正面的認識能夠增加信心,減少恐懼感,。要學習自我激勵,,相信當你做到上面所有的防護,國家做到了所有的措施,,未來一定能打敗疫情,,未來一切都如期望一樣美好。
五,、傳遞彼此愛心
疫情期間人們需要用愛心去應對,,對自己關愛,對他人關心,。當你感到恐懼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其他人,,你也許會被他人的積極心態(tài)和快樂情緒所感染,有利于減少恐懼感;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他人需要你的愛心,,你甚至會成為他人的鼓勵者,。通過傳遞愛心,增加人際互動,,減少恐懼感,。所以當你恐懼時,說出來,,尋求彼此幫助,。
六、關注自我內(nèi)心
深呼吸和冥想都是自我放松的極好方法,,可以有效緩解不安和恐懼,。當你感覺到呼吸困難,感覺到心跳急迫時,,找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空間和時間進行閉目深呼吸和冥想,盡量采用腹式呼吸,,想象自己的緊張通過呼吸排出體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開始放松、柔軟,。盡力關注內(nèi)心,,通過保持心理上的平靜來減少恐懼感。
七,、尋求心理援助
必要時刻記得通過心理援助的手段保護自己及家人的身心健康,。一方面通過自身力量進行心理救助,比如按照上面所建議的去做,;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外界力量尋求幫助,,比如撥打心理輔導熱線、尋求網(wǎng)絡心理咨詢等方式尋求幫助等,??臻e的時候,也可以閱讀下載相關的心理自助手冊,,增加自己對疾病及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處理各種突發(fā)危機事件的能力。(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心理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胡平,;? 編輯: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