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敏學 (紹興文理學院藝術(shù)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曹操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知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而且其對音樂之貢獻,亦不容小覷,,中國古代重要樂種清商樂,,便創(chuàng)始于曹操。
清商樂興起于曹魏時期,,上承漢代相和歌之傳統(tǒng),,下啟隋唐燕樂之先聲,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核心的建安文人團體,,不僅促成樂府民歌的文人化轉(zhuǎn)型,,更讓清商樂聲名鵲起。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辭”云:“清樂者,,九代之遺聲,。其始即相和三調(diào)是也,并漢魏以來舊曲,,其辭皆古調(diào)及魏三祖所作,。”鐘嶸《詩品序》亦言:“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彬彬之盛,大備于時矣”,。
鎖戰(zhàn)船橫槊賦詩?蕭玉田/繪
曹植言乃父“躬著雅頌,,被之瑟琴”(《武帝誄》),,《曹操集》所收詩歌20余首,,皆為樂府歌辭。漢樂府曲辭大多采自民間,,格調(diào)不高,。曹操對音樂有著強烈喜好,其夫人卞氏本是賣唱的歌女,,故“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yōu)在側(cè),,常以日達夕”(《三國志·武帝紀》注引《曹瞞傳》),,經(jīng)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地聆賞民歌時調(diào),。就在彌留之際,,曹操還留下遺令,要求將生前所用的歌伎樂隊全部安置到銅雀臺,,每月的初一,、十五兩天,還要拉出來熱熱鬧鬧地演奏一番,,讓自己在九泉之下也能欣賞到人世間美妙的音樂,,對音樂的摯愛可謂至死不渝。
“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戰(zhàn),。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保ㄔ 短乒使げ繂T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曹操于戎馬倥傯之際,,不廢吟詠,“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三國志·武帝紀》注引王沈《魏書》),,他填寫的樂府詩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薤露行》等在當時就眾口相傳,,風靡一時。
作為魯迅筆下“改造文章的祖師”,,曹操在樂府歌詩的創(chuàng)作中,,不蹈襲前人成法,不斷追求新變?!抖谈栊小?,據(jù)崔豹《古今注》云:“長歌、短歌,,言人壽命長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充滿宿命論的陳腐觀念,,而曹操創(chuàng)作的《短歌行》在詠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同時,,又融入其求賢若渴,、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給這首古曲注入了全新的內(nèi)涵與意境,,遂成千古名篇?!遁锢镄小贰掇缎小?,古辭皆為喪歌,而在曹操筆下則成為描寫東漢末年董卓暴行和軍閥混戰(zhàn)的敘事歌曲,,“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恫匠鱿拈T行》為漢代樂府相和歌中的瑟調(diào)曲,,原是感嘆人生無常,追尋求仙得道,,被曹操改造成《觀滄?!贰抖隆贰逗铀泛贰洱旊m壽》等四首抒懷詠志的不朽樂章,,“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清人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言其“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獨辟四言聲調(diào),,故是絕唱”,。
曹操對音樂的酷愛還被編排成“一場音樂會引發(fā)的血案”。在合肥市杏花公園有個名曰“箏笛浦”的景點,《搜神后記》云:
廬江箏笛浦,,浦有大舶,,覆在水中,云是曹公舶船,。嘗有漁人夜宿其旁,,以船系之,但聞箏笛弦節(jié)之聲及香氣氤氳,。漁人又夢人驅(qū)遣,,云:勿近官船。此人驚覺,,即移船去,。相傳云曹公載數(shù)妓,船覆于此,,今猶存焉,。
這個傳說在民間不斷演化,成為一個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當年金斗門外與淝水相接處,,大水浩蕩,,蘆葦茂密,水中有島,,花竹繁盛,,風光秀美,張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quán)后,,曹操乘坐一條大白船,,與眾將士在船上暢飲歡慶,并找來歌伎在船上奏樂助興,。演出到了高潮,,眾將士一齊涌向曹操歡呼致敬,致使大船失去平衡,,船覆人翻,,樂極生悲。曹操自然被人救起,,歌妓則香消玉殞,。此后每到夜里,這里便會如倩女幽魂般響起錚錚奏樂之聲,,“箏笛浦”由此得名,。明清時期,金斗河蜿蜒流過溺妓覆舟的古箏笛浦,,碧樹黃鸝,,流水淙淙,,漁郎釣艇,霧笠煙蓑,,風光如畫,。清嘉慶八年的《合肥縣傅郭城圖》上仍標有箏笛浦,曾任合肥知縣并主編《嘉慶合肥縣志》的左輔有詩云:“搜神尋舊浦,,浪說綺羅紛,。艷質(zhì)一時盡,清歌何處聞,。落花銷別琯,,荒夢散朝云?;厥孜髁陿?,何曾駐夕曛”。如今箏笛浦已改建成一處人工湖,。
魏文帝曹丕對音樂的愛好不讓乃父,,游宴賞樂、選色征聲成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與吳質(zhì)書》中,,曹丕寫道:“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其弟曹植也記載曹丕宴飲時歌樂并舉的情形,“齊人進奇樂,,歌者出西秦”(《侍太子坐》),。曹丕還能自彈自唱,“《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遺令,,使節(jié)朔奏樂,魏文制此辭,,自撫箏和歌,。歌者云,貴官彈箏,,貴官即魏文也”(《古今樂錄》引王僧虔《技錄》),。曹丕的《燕歌行》被視為我國七言歌詩之嚆矢,,詩中更是明確提到“援瑟鳴弦發(fā)清商”,,足見清商樂在當時已是家弦戶誦。
陳思王曹植更有“才高八斗”之譽,精通音樂,,以“古曲多謬誤”,,“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改編成流傳至今的《鼙舞歌》五首,。曹植還被尊為中國佛教音樂的創(chuàng)始人,,一次他在東阿縣魚山游玩,“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植深感神理,,彌悟法應(yīng),乃摹其聲節(jié),,寫為梵唄,,撰文制音,傳為后式,,梵聲顯世,,始于此焉”(《法苑珠林·唄贊篇》),這便是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魚山梵唄,。
由于統(tǒng)治者的特殊喜好,,曹魏在中央機構(gòu)中專門設(shè)立了清商署,曹操平定河北遷都鄴城后,,起銅雀臺,,縱情歌舞聲色,“樂終古而未央”,。據(jù)胡三省《資治通鑒》注云:“魏太祖起銅爵(雀)臺于鄴,,自作樂府,被于管弦,。后遂置清商令以掌之,,屬光祿勛”,將曹操建造銅雀臺作為清商樂興起的源頭,。南朝王僧虔亦言:“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氏三祖,,風流可懷,,京洛相高,江左彌重”(《宋書·樂志》),。
曹操不但雅好樂府民歌,,對宮廷雅樂也加以保存與恢復,。雅樂在“漢末大亂,眾樂淪缺”的困境中,,更以歷年兵燹不止,,其恢復與重建自然困難重重。曹操平定荊州后,,喜獲樂人杜夔,。杜夔“以知音為雅樂郎”,精通音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只是不擅長歌舞表演,。曹操任命杜夔為軍謀祭酒,“參太樂事,,因令創(chuàng)制雅樂……總統(tǒng)研精,,遠考諸經(jīng),近采故事,,教習講肄,,備作樂器。紹復先代古樂,,皆自夔始也”(《三國志·杜夔傳》),。經(jīng)過曹操等人的不懈努力,曹丕即位后不久(黃初二年),,雅樂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一時間真是“思宏古人,咸與更始”,,杜夔也由此升任太樂令,、協(xié)律都尉。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在洛陽病逝,。他基于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兼以宏偉之想象,,對樂府詩的體制進行了大膽革新,,發(fā)壯心,抒豪情,,表現(xiàn)出尚實精神與通達作風,。曹操對漢樂府的改造,拓寬了樂府音樂的創(chuàng)作領(lǐng)域與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為其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這對清商樂的形成乃至中國音樂史的走向,,均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歷經(jīng)1800年的歲月流轉(zhuǎn),,依然熠熠生輝,。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12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