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輕濁
誰是近代中國反差最大的名人,?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誰,書單君先提名一位:魯迅先生,。
在我們上學時,,魯迅堪稱考場噩夢,,課本魔鬼,完全是深沉苦悶的代言人,。
可最近幾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中,魯迅先生又搖身一變,,成了段子手,。一張他夾著香煙微笑的圖片,再配上一句模仿他語氣的沙雕金句,,就能讓人哈哈一笑,。
不論A面還是B面,他都是一副洞察世事的思想者模樣,,好像只憂慮國家大事,,似乎自己的人生總是坦蕩順遂,沒啥可說的,。
然而,,在讀了一些先生的生平資料后,書單君發(fā)現(xiàn),真正的魯迅,,也像你我一樣,,有過痛苦,有過身不由己,,更常常陷入迷茫,。
正如他自己所說:“譬如勇士,也戰(zhàn)斗,,也休息,,也飲食,自然也性交,?!?/p>
戰(zhàn)斗的魯迅我們看得太多,今天,,書單君想為你還原一個“普通人”魯迅,。
褪去光環(huán),也絲毫無損先生的形象,,反而,,因他在“平平無奇”中所成就之事,我們更要添上幾分敬意,。
一,、“專業(yè)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也不知以后好不好就業(yè)”
少年時,,周樹人家早已經(jīng)中落衰敗,,爸爸去世了,,留下媽媽和他們兄弟三個,。
周樹人是長子,到了要上大學的年紀,,媽媽發(fā)愁了,。兒子以后做什么好呢?
思來想去,,她想出了個“洋氣”的職業(yè)——水手,。
倘若周母讀過惠特曼的詩集,她一定會這么勸服周樹人:兒啊,,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不去讀就不給生活費了,。
少年周樹人尚未經(jīng)濟獨立,,除了聽從,也別無選擇。
出發(fā)之前,,媽媽東拼西湊,,攢出來8塊銀元,把他送到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那是周樹人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
很可惜,闖蕩世界的美夢很快就破碎了,。水師學堂里的同學們不是整天窩在宿舍里睡覺,,就是翻墻逃課出去打游戲。大學沒上多久,,周樹人就受不了這里不學無術(shù)的氛圍了,。
更讓他受不了的是,學校里什么航海知識都不好好教,,天天讓他們學習快速攀爬桅桿的技術(shù),。
難以想象,瘦瘦小小,、還未成年的周樹人,,穿著水手服,像猴一樣在桿子上爬上爬下是個什么模樣,。但顯然,,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青年魯迅
對未來,,周樹人迷茫了,。
是就這么混到畢業(yè),還是想辦法改變一下,?
思考過后,,他痛下決心,輟學再戰(zhàn),,利用課余時間考進了礦路學堂,,轉(zhuǎn)專業(yè)學起了地質(zhì)學。
考進新學校以后,,周樹人才打電話給他媽說這件事情,。周母聽了勃然大怒:叫你認真學習,你對得起我養(yǎng)你這么多年嗎……
話音未落,,聽到周樹人說,,礦路學堂包吃包住,學費全免,,每個月還發(fā)零花錢,。周母頓時沒了什么反對的理由,,只好隨他去了。
21歲那年,,周樹人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yè),,還偶然獲得一次出國去日本留學的機會。眼見著能走出國門,,說什么也要去啊,。
這一回,他又放棄了地質(zhì)學,,跑到日本讀起了醫(yī)學院,。
▲魯迅(后排左)在仙臺醫(yī)科學校留學期間和朋友的黑白照合影
送走周樹人之后,周母在家發(fā)愁:樹人這孩子,,一會兒學這個,,一會兒學那個,也不知以后就業(yè)前景到底怎么樣,。既然是學醫(yī),,以后回鄉(xiāng)開個小診所也算安穩(wěn)體面。
那時的周母尚未知曉,,他的兒子從醫(yī)學院畢業(yè)以后,,也沒走上懸壺濟世的路。
二,、“掉進了相親的陷阱里”
畢竟是小城市出來的青年,,周樹人剛到異國他鄉(xiāng)時,總是免不了有些自卑和迷茫,。他沉默寡言,,不愛社交,因此無法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卻也不想跟其他中國留學生一起抱團玩,。
他最常做的,就是賞櫻花和去書店,。
可就連這樣小小的愛好,,也老是被干擾,??礄鸦〞r,總是有成群結(jié)隊的中國留學生在樹下咋咋?;?。
“他們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笨粗蜔?/p>
有時躺在中國留學生會館的房間里看書,,聽到“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p>
如此一來,,周樹人更加獨來獨往了。但他已下定決心擺脫過去的自己,,這時,,他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天高皇帝遠,我要換發(fā)型,?!?/p>
他剪了辮子,穿上和服,,決定入鄉(xiāng)隨俗,,學會融入日本人的生活。
然而,,人生總是有一些無法擺脫的無奈,。
一次放暑假,他剛回到老家,,母親就說:隔壁朱叔叔聽說你現(xiàn)在出國留學,,出息了,想把他女兒介紹給你認識,。你不用緊張,,就是認識認識。
然而涉世未深的周樹人還不知道,,古往今來,,只要是父母設下的相親局,一踏進去,,就別想著能出來,。
于是,他就這么糊里糊涂地結(jié)了婚,。妻子朱安不僅不識字,,還裹小腳,和周樹人是完全不一樣圈層的人,,連半個共同話題都找不到,。
為了表示不滿,剛剛完婚,,蜜月都沒度的周樹人憤然離開老家,,獨自回日本去了,。
望著都市街頭青春靚麗的少女們,周樹人抑郁了,。甜蜜蜜的戀愛還沒談一場,,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已婚男人。
他越想越生氣,,生活便也頹廢了下去,。不僅天天把自己關在宿舍里看閑書,還染上了抽煙,、熬夜,、不吃早餐的惡習。
據(jù)他后來也去日本留學的弟弟周作人說:
大抵在十時以后,,(周樹人)醒后伏在枕上先吸一兩枝香煙……盥洗之后,,不再吃早點心,坐一會兒看看新聞,,就用午飯,。
如此想來,睿智如魯迅先生,,也沒有逃過那一千古名句的囊括:誰的青春不迷茫,。
然而,有些人永遠迷茫了下去,,有些人幡然醒悟了過來,。周樹人顯然屬于后者。
后來,,日本有個魯迅的迷弟叫太宰治,,還曾專門寫了一本關于魯迅的小說,《惜別》,。寫的便是周樹人在日本留學時,,從迷茫到堅定的蛻變過程。
三,、“三十而立,,在家啃老”
留學生涯結(jié)束后,周樹人考慮過去德國繼續(xù)留學,,但無奈家里不是富二代,,總還是需要有個人支撐經(jīng)濟上的負擔。
這個擔子,,自然落在了他這個當哥哥的頭上,。為讓弟弟周作人繼續(xù)留在東京讀書,,他只好回國開始找起了工作,。
周樹人的第一份工作是當化學和生物學老師,。為多掙點錢,他同時找了個翻譯的兼職,。
初入職場,,周樹人是意氣風發(fā)的。他每周上20多節(jié)課,,不用看講義,,就能把枯燥的內(nèi)容講得生動有趣。生物課里往往被跳過的“生殖系統(tǒng)”一章,,他也能面不改色地講,。
然而,當老師終究不是“講課好就行了”這么簡單的,。
面對調(diào)皮搗蛋,,把硫酸往同桌脖子上蘸的學生;面對白天講課,,晚上逛窯子的同事,,周樹人失望了。這依然不是他想過的人生,。
于是,,第一份工作只干了一年,他就辭了職,,回家待業(yè),。
那年,周樹人已接近30歲,。一個留學生,,一心想著救國,卻為了討生活,,只能做自己不愛的工作,。幾次換專業(yè),終于下定決心,,棄醫(yī)從文,,但在寫作上還毫無名氣,掙不到錢,。
周樹人再一次迷茫了,。他終于成了別人眼中碌碌無為的小鎮(zhèn)青年。而立之年在家啃老,,不僅擔心未來毫無希望,,還要面對絮絮叨叨的老媽,和完全沒有感情的妻子,。
三十歲的周樹人,,怎一個慘字了得,。
四、“媽,,我考上公務員啦,!”
人不怕一時的失意,怕的是失意時,,心中沒有那一句“我的人生難道就這樣了嗎,?”
躺倒的確很舒服,但再這么躺下去,,就要把“魯迅”給躺沒了,。
31歲的周樹人終于痛下決心,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北漂,!
事實證明,,被逼到絕境里的人,就是潛力大,。周樹人不僅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而且做的還是公務員。
這下子,,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跟媽講,,讓媽出門買菜的時候,有牛逼可吹了,。
這北漂公務員,,他一當就是14年。
滿意嗎,?也并不滿意,。他在日記里這么描述那時的生活:
1912年4月6日 晨九時至下午四時半至教育部視事,枯坐終日,,極致聊賴,。
雖然安穩(wěn)體面,但對于一個有救國心的好青年來說,,總歸還是太無聊了,。
不喜歡歸不喜歡,但他一直沒有辭職,。因為這份工作有一個無法拒絕的優(yōu)點——工資是真的高,。
他就職以后,沒幾個月就拿到了二百二十元的薪水,,后來漲到月薪三百元,。放在現(xiàn)在,差不多是月入2萬了。這就是傳說中的活少錢多啊,。
工作既然無聊,,那就干點兒自己的事。干點兒什么好呢,?想來想去,,還是寫作吧,。
于是,,他白天當社畜,晚上當作家,,早早做起了斜杠青年,。
1918年,他以筆名“魯迅”,,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狂人日記》,。這篇小說在當時引起了轟動。
看著辦公室里的同事都在猜測這篇小說的作者是誰,。周樹人悠然抿了口茶水,,拿報紙遮住臉,躲在后面偷偷地笑,。
于是,,周樹人37歲那年,世上多了一個叫做“魯迅”的人,。
五,、“中年男人第二春,甜甜愛情找上門”
出了《吶喊》《彷徨》兩本書后,,魯迅徹底在當時的文壇站穩(wěn)了腳跟,。
可是成名后的生活,并沒有他想象的快樂,。
先是家里的弟媳婦花他的錢,,住他的房,還處處和他作對,。再是魯迅的思想太鋒利了,,他看不慣當時文壇上的一些作家,導致被一些人聯(lián)合起來排擠,。
文化圈的水還是太深了點兒,。
救國夢想遲遲沒有實現(xiàn),自己也落得孤獨苦悶,。重重困境之下,,魯迅中年危機了。
1923年秋天,受朋友邀請,,魯迅到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兼職當老師,,想要換換情緒。沒想到,,他在那里遇到了24歲的女大學生,,許廣平。
▲魯迅和許廣平
42歲,,功成名就,,孤獨苦悶的中年男人,遇到24歲,,貌美如花,,青春靚麗的女大學生。一場甜甜的戀愛就此萌芽,。
然而,,他在愛情里遠沒有在文學中的那種自信。要知道,,一個有社會地位,,家里還有妻子的人,和大學生談戀愛,,必定會遭人閑話,。
面對年輕的許廣平,魯迅又一次迷茫了,。
他在心里終日拿著鮮花邊掰邊數(shù):“追她,,不追她,追她,,不追她”,,這一數(shù)就是兩年,挨到許廣平畢業(yè)了,,他還沒下定決心,。
終于,許廣平按耐不住了,。
她氣得給魯迅寫信說:“能夠拯拔得一個靈魂就先拯拔一個,!”那意思是,別糾結(jié)了,,戀愛吧大叔,!
1925年,魯迅和許廣平徹底墜入了愛河,。
每天晚上回家以后,他的生活從寫作變成了寫情書,。
在情書里,,他給女朋友取了個膩膩的昵稱“小刺猬”。并讓許廣平稱自己歐巴……不,,小白象,。
每次開頭,他都要膩歪地寫道:“廣平兄,,我是你的小白象呀,!”
可見,魯迅先生不僅剖析國民性入木三分,,連撒狗糧,,也十分拿手,。
1927年10月30日,,“小白象”和“小刺猬”一起結(jié)束了北漂生活。他們?nèi)ネ虾?,開始同居,。
要說情侶約會的圣地,自古以來都少不了電影院,。
在上海期間,,魯迅工作再忙,都要抽出空來,,帶著許廣平去電影院約會,。而且頻率還不低,基本隔天就去一次,。
他沒有想到,,自己后來太過有名,粉絲太多,,大家研究完他的文學還嫌不夠,,連私生活都扒了個底朝天。
日本一位專門研究魯迅的教授,,寫了本以外國“迷弟”視角看待魯迅的書,,《魯迅的都市漫游》。
書里挖出了一些讓人大吃一驚的猛料,。比如,,魯迅最鐘愛的電影居然是《人猿泰山》系列。
這是一部十足的好萊塢爆米花大片,,講述從小被猿猴撫養(yǎng)長大的泰山,,回到城市后和一個女人的愛情故事。
魯迅先生一身長衫,牽著許廣平,,在電影院里把《人猿泰山》看了一遍又一遍,。或許,,他是電影看到了自己的愛情,。
他們兩人本意是想丁克,不要孩子的,,但“偶失注意,,遂有嬰兒”,一不小心,,許廣平還是懷孕了,。
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生,,給孩子起的乳名,,也秉承了兩人一貫的甜膩風格,叫做小紅象,。
從那以后,,魯迅終于潛心于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再為自己的人生方向而感到苦惱了,。
七,、結(jié)語
再怎么被后世神化,人的迷茫困惑總是相似的,。但為什么他成了魯迅先生,,而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籍籍無名的普通人呢?
除了文學上的才能,、思想上的明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他面對迷茫,也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勇氣,。
面對大學專業(yè)的選擇,,面對找不到工作,面對晚來的愛情,,他先后三次陷入迷茫之中,,但凡有任何一次他沒走出來,都不會有我們所看到的那個魯迅存在,。
這也是大多數(shù)能從其他普通人中脫穎而出者的共同特性,。
我們自然敬畏那個偉大的文豪魯迅,喜歡那個可愛的表情包之王魯迅,。但那個孤獨過,、思考過,、愛過、生活過,,陷入迷茫又勇敢走出來的“普通人”魯迅,,或許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來源:鳳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