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金華7月6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葉環(huán)環(huán) 葉帝伯)《三國演義》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在浙江蘭溪,,一位七旬老人鄭壽根將其中200位英雄刻畫在石頭上,硬朗的白色線條在墨色如玉的石器上演繹長刀壯馬,、忠孝仁義,,勾勒出了一個刀光劍影的三國江湖,。
76歲的鄭壽根退休前是餐飲業(yè)巨匠,14歲開始學習廚藝,,曾擔任蘭溪餐飲協(xié)會顧問,。做了一輩子煎炒烹炸讓他對色香味意型的追求極為精致,退休后他先用三年時間著書《蘭溪菜譜》,,從食材的相遇寫到人的團圓,,多少人情世故在一桌美味佳肴面前達到圓滿。
對生活充滿熱愛與好奇的他也曾自學木匠,、水電,、書法、繪畫,。著作完成后他便開啟了跨界石刻之路:從食品上的雕花刻樹到石頭上的刀光劍影,,從手法到心態(tài)都有很大不同。
“剛開始我在連環(huán)畫里面找關公,,電腦里制作一下,,大概在石頭上刻了兩天時間。給大家看了反映都很好,,都覺得這個東西不錯,。后來我說光刻一個人物也不行,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一塊也不行,后來又有了諸葛亮,、曹操,、呂布等等,越來越多了,。我就想《水滸傳》108將,,那么我要超過它,初步定下來要刻200個人物,?!编崏鄹先苏f。
要從眾多英雄人物中甄選出200位并不容易,,鄭壽根四處收集資料整理上世紀的連環(huán)畫,,為了讓人物形象準確更生動,他還學起網(wǎng)上沖浪,、PS教程等年輕人的“時髦”玩意,。
從原石到最后成品,從江邊頑石到如玉美器,每塊石頭要經(jīng)歷選石,、打磨,、刻畫等42道工序。鄭壽根講究“事必躬親”,,過去市面上普遍對黃蠟石追捧,,對于黑色蘭江石態(tài)度冷淡,而鄭壽根卻偏偏挑選這不起眼的黑石頭,,并逐漸體現(xiàn)出了價值,。匠心見品質(zhì),在鄭壽根的精益求精下,,每一塊人物石刻都威風凜凜虎虎生威,。
如今,這部歷時五年的手工刻制《三國演義》題材石刻作品已經(jīng)完成,,正面刻有英雄人物,,背面有介紹,共計200位人物3萬多字介紹,。然而一顆匠心未完待續(xù),,鄭壽根說,接下來他準備繼續(xù)刻制《紅樓夢》系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