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里的肉丸子都是肉嗎? 事實不是你想像的,!
肉丸子里包裹的那些小“貓膩”
最近的氣溫,,真是一個字冷。
要說什么食物與這個季節(jié)最配,,那非火鍋莫屬,。在大家的“火鍋清單”中,,除了各種肉類和蔬菜,,丸子類也是火鍋中的常客,,各種鮮嫩Q彈的丸類食品往往是火鍋里的焦點,,不少人覺得如果少了它們的火鍋就是沒有靈魂的火鍋。
不過,,撒尿牛丸,、魚丸、蝦丸……正是這種讓許多人喜愛的食物也是被“黑”得最嚴重的,,甚至有傳聞說“1顆肉丸子=5顆避孕藥”,,讓人想吃又不敢吃。肉丸都是什么做的呢,?牛肉丸里全是牛肉嗎,?
肉丸里的肉原來只有“一丟丟”
很多人覺得牛肉丸里肯定都是牛肉,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牛肉丸的配料表中有明確標識,其中會含有一定量的豬肉,、雞肉,、鴨肉,有些還會添加魚肉,、肉粉等配料,,牛肉在牛肉丸當中并不一定含量最多,。那么,既然稱之為肉丸,,其中到底含有多少肉的成分呢,?
關于這個問題,行業(yè)標準《SB/T 10379-2012 速凍調制食品》當中有明確規(guī)定:含有雞肉,、豬肉,、魚肉、蝦肉的肉糜類制品,,豬肉,、雞肉、魚肉,、蝦肉的含量應≥10%,;而含有蟹肉、牛肉,、羊肉的肉糜類制品,,蟹肉、牛肉,、羊肉的含量應≥8%,。
行業(yè)標準《肉丸》(SB/T 10610-2011)中規(guī)定:禽畜肉丸里禽畜肉含量要占第一位,水產品肉丸里水產品肉含量要占第一位,;此標準還針對肉丸中的含肉量進行了分級,,普通級需要含肉量≥45%,優(yōu)級需要含肉量≥55%,,特級需要含肉量≥65%,。
行業(yè)標準《凍魚糜制品》(SC/T 3701-2003)中明確規(guī)定:產品里的淀粉含量≤15%(除了模擬蟹肉要求淀粉含量≤10%),其中并沒有規(guī)定魚糜的添加量,。高質量的魚丸,、蝦丸,其標簽當中一般會標明魚肉(蝦肉)的含量,。
因此,,肉丸、魚丸,、蝦丸中并非全是肉,,可能含有淀粉和某些允許加入的食品添加劑。注意,,這里提到的是食品添加劑,,并非“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劑只要符合國標的規(guī)定進行添加使用,不存在超范圍和超限量添加的行為,,其安全性完全可以放心,。
一顆“肉丸”竟有十多種添加劑
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撒尿牛丸,、魚丸,、蟹肉棒、蝦餃等各種各樣的火鍋丸子被擺在了顯眼位置銷售,,商戶一般會說,,這些火鍋丸子銷售非常火爆,,多家火鍋店都過來訂貨,,價格一般在十幾元一斤,最便宜的甚至不到十塊,。
我們來算一筆賬,,這家攤販所賣的牛肉丸價格9元一斤,鮮牛肉的價格卻在30元以上,。如果真的要做出一顆這樣的丸子,,成本至少要40元一斤。
無論是豬肉,、牛肉,、羊肉還是各類的海鮮火鍋丸子,他們的售價都是一致的,。而且,,在市場上銷售的這些火鍋丸子,大多沒有外包裝,、更別提廠名廠址和生產日期了。
出于提高產品口感的考慮,,凍丸在生產制作過程中會增加各種添加劑,,以增加丸子的彈性和味感。在超市里看到一款海欣仿蟹肉棒,,其配料表上的成分有25種,,除了魚糜、水,、凍蛋白,、淀粉之外,其添加劑就有醋酸酯淀粉,、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辣椒紅等多種,而復方增稠劑又包括卡拉膠,、結冷膠,、碳酸鈉等。
各種添加成分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不高,,而各種含鈉元素的添加劑對于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患者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各種凍丸不宜多吃,。
常吃這類肉丸健康風險有點高
易使人患上厭食癥 如果長期喜歡食用丸子的人群,患上厭食癥的幾率會很高,,人一旦厭食,,對自身健康自然是十分不利的,易使人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面部肌膚看起來非常憔悴,,而且自身的臟器健康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易患肥胖癥 和自家做的肉丸子相比,,市面上售賣的肉丸多是軟嫩細膩且肉香四溢,,這和脂肪含量密不可分。一般的肉丸的配料表中都會標注,,存在牛脂肪,、豬油膘、雞皮,、起酥油等物質,,而且它們的位置還相對靠前(含量多)。脂肪含量高打造了丸子的美味,,食多無疑會增加肥胖,、血脂異常等問題的發(fā)生風險。
易患高血壓 三高中的高血壓一直是人們頭疼的同一種疾病,,因為該疾病是一種慢性病,,不但難治愈,而且治療周期較長,。市面上的肉丸類食品,,除了含有較多的添加劑之外,其鈉元素的含量也是較高的,。鈉含量普遍都在500mg/100g以上,,常吃這樣的肉丸,“鈉”的超標風險會增加,,從健康角度考慮,,對于身體存在較多潛在威脅(血壓升高,、缺鈣風險增加等)。
易出現(xiàn)亞健康 因為這種食物本身并沒有較多的營養(yǎng)成分,,且還含有較多的添加劑,,人食用后,不但身體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成分,,添加劑食用過多對健康也是沒什么好處的,。想要預防亞健康的出現(xiàn),還是要多食用天然的,、有營養(yǎng)的食物,。
如何辨別挑選這些“肉丸”?
我們來做個實驗,,將買來的火鍋丸子進行了切片,,并倒入碘伏溶液,差不多一兩分鐘,,這些丸子已經(jīng)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專家表示,魚丸和蝦丸經(jīng)過實驗后已經(jīng)明顯發(fā)生變化了,,變成紫色發(fā)暗灰色,,說明它多數(shù)是淀粉成份做成的。不管怎樣,,為了家人和孩子的健康,,對于這些丸子一定要選好再吃喲。那么該如何挑選肉丸呢,?
選擇預包裝肉丸類食品
相對而言,,大品牌商家生產的肉丸,相關檢驗檢疫的機制更完善,,標簽信息更值得信賴,,它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營養(yǎng)成分、執(zhí)行標準至少還是有數(shù)的,,監(jiān)督也相對有保障,不建議購買零散手作肉丸或小商小販售賣的“雜牌”食品,。
關注肉的含量
認真閱讀食品標簽,,如果你想買高品質的,那就注意是不是標出了具體的肉量,、魚量,,選肉,、魚、蝦占比更高的制品,;如果你并不追求含肉量,,只要相對健康些就好,具體參考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
關注“肉”的組成
除了肉的含量以外,,“肉的組成”同樣至關重要。拿年輕人喜歡的撒尿牛丸舉例,,有些撒尿牛丸不一定就是牛肉做的,,配料表的前幾位大多為雞肉、豬肉等成分,,可以根據(jù)需求進行選擇,。
關注熱量和鈉含量
購買肉丸類食品要關注《營養(yǎng)成分表》當中的能量(熱量)和鈉含量,從健康的角度出發(fā),,熱量低,、鈉含量低的肉丸更健康,可優(yōu)先選擇,。
了解了如何挑選肉丸,,還要提醒大家下面這三種肉丸最好不要購買——
街邊售賣的廉價肉丸不要買,不了解其生產信息,,風險較高,;
裸露售賣的肉丸不要買,2011年實施的行業(yè)標準《肉丸》當中明確規(guī)定:在銷售環(huán)節(jié),,肉丸應配有冷藏柜或冷凍柜,,不應裸露銷售,裸露銷售的肉丸,,其產品變質的風險更高,;
朋友圈、個人售賣的“手作肉丸”最好也不要買,,因為無檢驗檢疫機制,,安全風險較高。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種肉制作而成的丸子,,偶爾品嘗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食用,;購買時關注肉丸質量,,選擇質量更高的丸子,健康品鑒,。
綜合科普中國,、搜狐健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