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長卷《清明上河圖》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訊(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劉淑改 何五昌 文/圖)5月27日上午,平頂山說唱文化(寶豐)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中心內(nèi),一剪紙長卷《清明上河圖》上,,商鋪,、城樓、橋梁,、船只等線條細密明朗,人物生動傳神?!爱嬅尕S富,繁而不亂,,這剪紙刀工真精深,!”參觀者嘖嘖稱奇。
這卷長11.05米,、寬0.5米的《清明上河圖》,,是由該縣73歲的剪紙藝人孫花葉遵照原作,用紅色鐳射紙,,采用套剪,、連剪、分剪3種技法,,剪刀,、裁刀等4種刀具,純手工耗時兩年完成,,現(xiàn)收藏于該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中心,。
“剪紙上光人物就有600多個,動作,、神態(tài)又都不一樣,,房子和樹交叉套疊,,尤其是集市,熱鬧得很,,線條細小,,很費功夫!”孫花葉介紹道,。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靶r候,,我外婆可會剪紙,我自己也‘熱’這個,!”孫花葉自8歲開始跟外婆學習剪紙至今已60多年,,剪紙技藝日益純熟。
她于2020年初開始創(chuàng)作《清明上河圖》,,“紙張薄得像頭發(fā)絲,,生怕斷了,我剪裁的時候緊緊摁著,,一天下來手指麻木到?jīng)]有知覺,!”整個創(chuàng)作她用壞了20多個刀片,墊紙的玻璃也摁壞5塊,。
“這卷剪紙,,能被平頂山說唱文化(寶豐)生態(tài)保護發(fā)展中心收藏展示,讓更多的人了解剪紙技藝,,我感覺非常有意義,!”孫花葉自豪地說。
來源:大河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