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5月26日電(記者王振宏、鄒偉,、張逸飛,、趙洪南)至今唯一完好無損出土的紅山時期彩陶雙系罐、紅山時期代表圖騰玉豬龍,、展現(xiàn)五千多年前人類高超打孔技術的勾云形玉佩,、流光溢彩的遼代三彩釉子母獅形硯滴、雕工精密的元代牡丹龍紋金釵……一件件國寶級文物,,靜靜地躺在展示柜里,。
“如果不是專案的告破,這些珍貴的文物很可能已經流落民間,甚至流失到海外,。”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遼寧管理處處長張桂蓮說,,“這次追回的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都有,很多文物是首次發(fā)現(xiàn),,填補了多項考古空白,。”
今年上半年,在公安部指揮協(xié)調下,,經文物保護部門全力協(xié)作,,以遼寧省朝陽市公安局為主組成的專案組艱苦偵辦,歷時9個月,,終于偵破這起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75人,摧毀盜墓,、倒賣文物犯罪團伙10個,,追繳文物1168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5件(套),。無論是抓捕人數還是追繳文物數量,,都創(chuàng)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之最,堪稱“共和國涉文物第一大案”,。
循線追蹤,,龐大犯罪網絡浮出水面
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據考古學家介紹,,紅山文化距今已五千多年,是中國已知出現(xiàn)最早的文明,。玉器使用和喪葬禮儀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點,,已發(fā)現(xiàn)一大批造型別致、精工雕刻的玉器,,包括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出土文物引發(fā)的轟動效應,,也吸引了一批不法之徒的貪婪目光,。
2014年開始,,牛河梁來了不少外人,。有的詢問農產品價格,,有的自稱是收藏家和學者,有的則成天泡在村里賭博……這些人身份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特點:有意無意間,,都在打聽有沒有“片子”。
所謂“片子”,,就是指農民耕地時挖出來的破碎陶片,。
同時,在牛河梁遺址保護區(qū)外圍區(qū)域出現(xiàn)了探挖痕跡,。不久,,保護區(qū)內的6號、12號遺址地點也發(fā)現(xiàn)幾個探坑,。此外,,建平縣的遼代古墓葬被盜掘……越來越瘋狂的盜掘,使得眾多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積石冢群文物本體和原歷史風貌遭到嚴重損毀,對紅山文化遺址破壞極大,。
“這些探坑的出現(xiàn)絕非偶然,,背后可能有重大案情!”發(fā)現(xiàn)情況的朝陽市公安局組成專案組,,開始偵查,。
經過近一個月調查走訪,專案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活動于朝陽及周邊省市的盜掘古墓團伙的蹤跡,。偵查顯示:這個團伙分工明確,,有的團伙成員使用專業(yè)工具和專用通訊設備進行踩點、盜掘,,有的則游走于地下文物市場兜售文物,,與其他團伙彼此勾連。抓還是不抓,?一個兩難的問題擺在了專案組面前:如果立即抓捕,難免會打草驚蛇,,讓其他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如果不抓,盜墓團伙隨時都可能繼續(xù)作案,,并倒賣手中的文物,,國寶面臨流失的危險。
經過反復研判,,專案組決定“放長線釣大魚”,,對這個團伙進行了嚴密布控,。從仲夏走到深秋,從深秋查到初冬,,專案組將以姚某某,、馮某等為首的多個盜掘團伙、80余名涉案人員逐一納入視線,,掌握了他們盜掘紅山文化遺址和古墓葬,、倒賣文物的作案網絡及相關證據。
公安部高度重視,,將此案件立為部督案件,。經過進一步縝密偵查,一個龐大的作案網絡輪廓更加清晰——10個團伙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lián)系,,活動呈專業(yè)化,、鏈條化,盜墓,、轉運,、收藏、倒賣一條龍,,涉及7省份10多個地市,。
擒賊擒王,收網行動全面告捷
?。玻埃保茨辏保苍拢啡樟璩浚迭c,,案件第一次收網。
一場迅疾的抓捕行動在遼寧,、內蒙古,、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7省份10市同步展開,。此次落網的涉文物作案團伙多達9個,,團伙之間關系盤根錯節(jié),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1號團伙頭目,、在盜墓圈里人稱“關外第一高手”的姚某某,。
“姚某某在確定古墓葬、遺址位置方面經驗豐富,,可以脫離羅盤儀的輔助,,直接根據山脈河流走勢和日月星辰位置,對古墓葬,、遺址進行大體的定位,。”專案組民警介紹,,在涉案團伙當中,姚某某有“祖師爺”的稱號,,許多其他盜掘古墓葬的骨干分子,,都是姚某的徒弟或者是姚某某團伙的成員。
“2號團伙成員王某就是姚某某的徒弟,。在姚某某的指導下,,王某等6人找到并盜掘了位于遼寧省建平縣一處紅山文化古墓,造成嚴重破壞,。”專案組民警說,。
據介紹,這9個團伙中,,除了有姚某某,、王某這樣利用傳統(tǒng)風水知識尋找盜挖遺址地點的,還有一些人已經開始使用高科技設備進行盜掘,。
?。诽枅F伙中的核心成員李某,原本在黑龍江五常做探測儀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盜墓團伙成員,便開始進入“盜墓圈”,。許多盜墓團伙都從李某這里買設備,,每臺設備售價在18000元左右。
?。柑枅F伙的劉某交代,,自己就是從李某手里買的設備,盜掘成功率非常高,。
還有的團伙已經從盜掘發(fā)展到有固定銷售渠道,。3號團伙馮某長期混跡于內蒙古赤峰市的各個文玩市場,認識了季某,、梁某等買家,。“一般都是經過一段時間接觸,了解哪個老板比較有實力,、也懂行,,我就主動跟對方留電話,到時候手里有貨就給他,。”馮某交代,。
擒賊先擒王,,抓捕姚某某是收網行動的關鍵,。2014年12月7日凌晨,,辦案民警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一賓館將剛剛入睡的姚某某摁在床上。在姚某某枕邊的包里,,還躺著姚某某每次踩點必備的放大鏡,。
與此同時,其他9支抓捕行動隊同步展開抓捕行動,,在6小時內抓獲犯罪嫌疑人78人,,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
近日,,第二次抓捕行動展開,,以犯罪嫌疑人程某為首的29人落網。
完璧歸趙,,追繳文物1168件套
“由于涉文物犯罪的特殊性,,我們在抓捕行動后立即進行追繳工作。”專案組民警告訴記者,。如果不能在控制嫌疑人的第一時間搜查贓物,,文物很可能被犯罪嫌疑人轉移甚至倒賣出境。一旦被轉賣,,不僅意味著重要證據丟失,,也會造成國家珍貴文物的流失。犯罪嫌疑人當然也深知這一點,,將文物藏匿在他們絞盡腦汁想出的各種隱秘之處,。
據介紹,在成功抓捕1號團伙成員劉某時,,專案組民警隨即對劉某的家進行地毯式搜查,。按照偵查掌握的情報,劉某家中應該藏匿有一件紅山文化時期的勾云形玉佩,,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劉某本人也拒不承認有勾云形玉佩的存在。
為保萬無一失,,辦案民警再一次對劉某家中每一個角落進行了仔細搜查,。
耐心終有回報,民警在給炕供熱的炕洞里找到一個黑色塑料袋纏成的小包,。小包里面是報紙包成的紙包,,打開紙包,里面正躺著那件勾云形玉佩,,還有一堆馬蹄形玉箍,。
枯井中、馬桶水箱里,、墻壁的暗格內……除了炕洞,,其他抓捕組民警在一系列隱秘的地方找尋到一件件珍貴文物,。截至目前,朝陽市公安機關已成功追繳文物1168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5件(套),。
“該案有兩個特點。”張桂蓮介紹,,一是公安部門在收繳文物后,,會帶著犯罪嫌疑人指認現(xiàn)場,因此出土地點非常明確,;二是文物組合關系清晰,,對于考古鑒定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追繳的文物中,,以紅山時期的玉器,、陶器,遼代的陶瓷器及金元時期的鐵器,、金銀器最為珍貴,。這些文物代表了該時期生產工藝的水平、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張桂蓮說,。
遼寧省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說,,隨著文物收藏熱升溫以及收藏市場不斷開放,,盜掘倒賣文物犯罪形勢日趨嚴峻。此次公安部督辦案的偵破,,將對涉文物違法犯罪活動產生強大的震懾作用,,為今后打擊盜掘倒賣文物案件提供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