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外出旅游時拍下的合影
他在“房車”里鋪上床墊,,母親就能躺在車里
洛陽有一個市民,8年來一直帶著老母親旅游散心,。
母親腿腳不好,,他就買了車,改成“房車”,,讓母親旅行時更舒服一點,。
母親是個退伍兵
平時就愛出門走走
昨天,在洛陽市濱河新村一棟居民樓里,,82歲的黃輝坐在客廳里擇韭菜,。
“我去過西安、北京,、大理,、濟南……都是兒子帶著我。”她一連說了幾十個地名,,手上正擇的韭菜也忘了放下,。
老人說,她是一個退伍兵,,就愛出去走走,。“身體好時,兒子帶著我坐火車,,跑了不少地方,,后來腿腳不好了,我就不大樂意出來了,。”對于母親的改變,,兒子康亞偉很是納悶。老人說,,她并不是不愿意出去,,而是腿腳不好,,兒子工作又忙,怕給孩子帶來麻煩,。
后來,,老人的關(guān)節(jié)病越來越嚴重,康亞偉才猜到了母親不愿意出去的原因,。“我知道,,她心里其實還是想出去的。”康亞偉說,,2012年他買了輛商務(wù)車,,把后面的兩排座位去掉,做成一個簡易床,,讓母親躺在上面,。有了這輛自制簡易房車,暫停了一段時間的攜母出游又恢復(fù)了,。
他用了一周時間 改造出一輛“房車”
康亞偉現(xiàn)在開的這輛商務(wù)車,,后備廂里永遠放著十幾塊木板和四個床墊。他說,,現(xiàn)在母親想去哪兒,,他隨時可以開車走。
他買車時挑了好久,。“后來,,我偶然在網(wǎng)上看到,這款車的后座可以改裝成床鋪,。”
車子買來后,,他照著網(wǎng)上的方法,自己量尺寸,,設(shè)計圖紙。足足用了一個星期,,他成功地將車改裝好了,。
每次出行前,他將后排的三個座椅拆下來,,然后將設(shè)計好的木板卡在座椅上,,再鋪上床墊。
在路上,,他在前面開著車,,老人安靜地躺在后面,“每次在后視鏡里看見她,,我心里都會特別滿足,。”
黃輝偶爾也會抱怨,,好端端的車被兒子改裝成床鋪,她心疼,,但“要不這樣改,,我這腿還真出不去,這都是我的福氣啊,。”
“和兒子在一起的幸福感 比看到什么美景都強”
黃輝心里記得最清的,,是兒子剛剛改裝好車子時,帶她去山東看海,。在黃輝心里,,一直有去海邊走走的想法,“我知道自己身體不行,,也就慢慢忘了這回事兒,。”
誰知,康亞偉改裝好車子后不久,,就對母親說:“咱去看海吧,。”
到了山東長島,兒子把車停下,,又拿出特意買的折疊椅,,“他讓我坐在椅子上,看看書,,乘乘涼,。”黃輝說,每次出游前,,兒子都會把所有的東西整理好,,她什么都不用操心。
“每次跟著他出去,,都感覺有這個兒子真好,。”黃輝說,現(xiàn)在她出去也不是單純看風(fēng)景了,,那種和兒子待在一起的幸福感,,比看到什么美景都強。
康亞偉說,,母親年齡大了,,帶著她四處走走,心情也會不錯,。“能陪著她四處旅游,,也滿足了我的心愿。”
康亞偉心里有了更多的規(guī)劃,,“她前些日子對我說,,想去看看西湖,,我要開車帶著她到南方轉(zhuǎn)一圈。”
記者手記
盡孝 別等
在康亞偉所住的小區(qū),,母親是社區(qū)的老人們羨慕的對象,。
“每天晚上,他都會接盆水,,放點中藥,,給母親洗腳。”社區(qū)里一位大媽說,。
其實,,在康亞偉心里,他一直害怕能盡孝的時間太短,??祦唫フf,12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把3個兒女拉扯大,。
每天晚上睡覺前,康亞偉總會到母親屋子里轉(zhuǎn)一圈,,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兒也是先到她房間里瞅瞅,。
“他是來看我醒了沒有,我說沒事,,他才去上班,。”黃輝說。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表達對母親的愛,,比如說陪她聊聊天,,給她洗洗腳,或者在她身邊故意吵鬧一下,,我覺著那都是一種孝,。”康亞偉說。
離家在外,,也許你有很多種不回家的理由:工作忙,、壓力大、忙著賺錢養(yǎng)家,。但你是否想到:在家門口,,父母可能時常向你離開家時的方向張望,,心里隱隱期盼著,,你會突然出現(xiàn)在路口。
不回家的理由可能有千萬種,,而回去的原因只有一個,,爸媽在家,。
多陪陪他們吧!盡孝,,千萬別等,。
(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