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時(右)和堂弟(中)團聚,,對王正義(左)表示感謝 通訊員段華峰攝影
□記者房琳通訊員馬德英
本報三門峽訊10年前,,55歲的山東菏澤男子郝俊時隨堂弟去新疆打工時,,不慎走失,。幾經(jīng)輾轉(zhuǎn),,卻出現(xiàn)在4000多公里外的三門峽澠池縣,。那時,,收留他的是50歲的老漢王正義,,郝俊時便住進了他家,這樣一住10年,,兩人成了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
今年2月8日,經(jīng)澠池警方再次尋找,,郝俊時的家人終于找到,。2月11日,其家人從山東趕來,。兩個“老朋友”最后一次吃飯,、合影、拉手說話,。臨行前,,王正義塞了500塊錢給郝俊時,郝俊時則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淚流滿面……
流浪漢被收留十年,,其家人終于尋得
2月5日,澠池縣公安局段村派出所副所長楊偉剛接到村民求助,,稱在該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王溝組村民王正義家中,,10年前收留了一位山東菏澤縣大孟莊村名叫“何俊時”(音)的流浪漢,讓幫助找到家人,。
楊偉剛告訴記者,,菏澤縣現(xiàn)早已改名為菏澤市了,但接到求助后,,他還是第一時間通過人口信息平臺開始查詢,,尋找與之相關(guān)的信息,但沒有結(jié)果,。
之后,,楊偉剛找來“何俊時”交談,并尋來山東地圖,,讓其辨認(rèn),。因老人沒上過學(xué),也不認(rèn)識字,,無奈之下,,楊偉剛便讓老人回憶自己家鄉(xiāng)周邊村莊的名字,逐個進行排查落實,。功夫不負(fù)有心人,,2月10日,,終于查到有個“西孟莊”與老人敘述的大致相符,。
之后,,楊偉剛打聽到該村干部電話,讓其幫忙打聽有無叫“何俊時”的人,。信息很快反饋過來,,西孟莊全都是“郝”姓,沒有姓“何”的,。聽到此,,楊偉剛便試著讓對方查詢有沒有叫“郝俊時”的人。后經(jīng)對方調(diào)查,,確有一個叫郝俊時的10年前失蹤,,并幫忙聯(lián)系上了其堂弟郝俊光。
在將“何俊時”的照片發(fā)給其家人后,,最終確認(rèn),,“何俊時”便是10年前失蹤的“郝俊時”。
“10年了,,段村派出所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也幫助找過,但都沒結(jié)果,,沒想到這次這么快,。”
從新疆流落到澠池,被好心人收留
2月11日,,郝俊時的家人從山東出發(fā),,要接其回家了。
上午9時,,在王正義兒子家里,,見到前來的堂弟郝俊廣,已離家10年的郝俊時驚喜萬分,,兩人緊緊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據(jù)其堂弟郝俊廣介紹,,郝俊時的父母離世早,,其由叔叔收養(yǎng)。原來在10年前,,郝俊時跟隨另一堂弟去新疆阿拉泰打工,。走后半年,該堂弟從新疆打來電話,,稱郝俊時不見了,。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找他,但新疆離山東有一萬多里,,讓我們到哪里去尋找呀,!”郝俊廣哭道。
然而,,新疆距離三門峽澠池也有4000多公里,,在其生活的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距離澠池縣城也有60多公里,。問郝俊時是如何流浪到此的,,他也模模糊糊說不明白。
“那天我記得很清楚,,2004年的臘月初一,,天非常冷。他(王正義)在門外發(fā)現(xiàn)郝俊時在村頭流浪,,就給帶回家了,。”王正義的妻子關(guān)福巧告訴記者,當(dāng)時她看郝俊時頭臟得很,,燒了一大鍋水,,才給他洗干凈。“剛來時,,瘦得皮包骨頭,,特別能吃,一頓三個饃,,一大鍋飯一個人都能吃完,,直到第二年的二三月份飯量才減下來。”
如今,,65歲的郝俊時看上去并不顯老,,臉上容光煥發(fā),很是精神,。
最后一次吃飯,,大家哭成淚人
郝俊時要回家了,大家在一起吃最后一頓飯,。
王正義26歲的兒子王三軍,,第一個憋不住,當(dāng)場泣不成聲,。
而此時,,站在一旁的王正義和妻子、兒子,、兩個女兒也默默地擦著眼淚,,連王正義不滿6歲的外孫女也依偎在郝俊時的身上哭個不停,。
在王正義的請求下,郝俊時和王正義全家照了一張全家福,。照片里,,王正義和兒子王三軍依舊沒有笑容,眼眶泛紅,。
“10年了,我們像一家人一樣?,F(xiàn)在俊時總算找到親人了,,我的心也放下了。”王正義說,,自己很高興,,但此時他眼里卻淚花閃閃。
臨走,,王正義掏出500元錢硬塞到了郝俊時的手里,,或許只是想給這個“老哥”最后一點關(guān)心。
然而,,接過錢,,郝俊時“撲通”一聲跪下,被王正義慌忙拉起?,F(xiàn)場頓時哭聲一片,。
哥倆拉著手說著話、道著別,,過了好些時候,,郝俊時才坐車離開。